随着我市“秧草万亩产业化工程”的实施,秧草等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我市设施蔬菜的支柱,是我市高效设施农业窗口一片亮丽的景致。但秧草在田时间长达7-8个月,收获12茬以上,主要以食嫩茎叶为主,每次采收后必须追肥氮素肥料4-6kg/亩。不含基肥和叶面肥,在生育期内追肥尿素达60kg/亩,施肥方式多为表层撒施,秧草是冬茬作物,大部分时间处于长江枯水期,地下水位低,水肥无法配套,因此造成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加大。秧草后茬又多为茄果类、瓜豆类旱茬,加之秧草多年连作,重茬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市秧草产业发展,亟待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以克服。
近年来扬中市新坝镇江花家庭农场借助江苏省三新工程的实施力量完善了设施蔬菜“秧草-鲜食玉米”栽培模式。首先利用地方特蔬秧草与时尚新宠鲜食玉米搭配实现高效。其次秸秆还田,在7-9月份将
1秧草生产技术
1.1选地整地、配套三沟
地块选择要求地势高、无污染、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方便。清洁田园,平整畦面,畦宽3m。按照标准开好厢沟、田头沟和排水沟。厢宽
1.2播种
春、夏、秋播均可,以秋播为主,一般在8月下旬-10下旬播种为宜。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d,晒时要做到摊匀勤翻,做到晒种程度一致,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为高产打好基础。毛籽用风扇配合大眼漏筛进行风力筛选,去除泥块、瘪粒等,提高种子净度,再用多菌灵拌种待播。净籽用10%盐水溶液进行选种,淘出瘪粒、杂质和病菌,然后将选出的种子用1%小苏打浸种12-24h;或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10-12h,捞出晾干待播。条播播幅10㎝-15㎝,间隔8㎝-10㎝,撒播按畦面均匀播种。播后用泥浆或草屑、草灰覆盖。
一般用种量毛籽要达30-35kg/亩,净籽3-4kg/亩。播种时一定要按田定量,分畦匀播,人工均匀落种,机械盖籽,带磙子压实,以利出苗。
1.3水肥管理
播后视墒情灌跑马水或喷灌,土壤含水量70%-80%有利提早出苗,5-10d出苗率可达70%-80%。如遇阴雨天气,应及时排水,做到田间不积水。
基肥:结合整地施泰兴市阿古利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1000kg/ h㎡,复合肥(15-15-15)375kg/ h㎡,尿素150kg/ h㎡。然后深翻10-
追肥:每次采收2一3天后追施尿素4-6kg/ h㎡亩,配合叶面喷施“植物营养液”1200ml/ h㎡,稀释600-800倍叶茎均匀喷雾,或配合叶面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3750ml/ h㎡稀释800倍进行喷施。
1.4除草
播种结束后3d内用施田补100-150mL/亩配成1300倍液土壤表面喷雾防止杂草滋生,齐苗后分类化除,阔叶杂草可用30%草除灵悬浮剂750-1000mL/h㎡配成600倍液叶面喷雾,禾本科杂草可用12.5%高效盖草能乳油40-50mL/h㎡配成800-1000倍液叶面喷雾。其他杂草人工拔除。
1.5病虫防治
金花菜冬春季病虫害较少,一般无需防治,春季温度升高主要有蚜虫发生,蚜虫防治可用10%吡虫啉20g-30g兑水50㎏喷雾,安全间隔期14d以上。
1.6及时采摘采
一般每隔7-11天机械采收一次,保持同一高度,尽量割低割平。采收机械为杭州落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采茶机改造。
2玉米生产技术
2.1玉米品种应用
应用甜糯玉米类型,例如美玉系列、苏科糯系列品种较好。
2.2及时翻耕,秧草茎全量还田
3月中旬—5月下旬根据秧草市场行情适时分批翻耕秧草田块,翻耕前亩施碳铵50kg,翻耕后及时高温闷棚4-7天,田间秧草茎量大时间可长些。
2.3施足基肥,防除地下害虫,精细整地
亩施复合肥
2.4精量播种,确保密度适宜
采用小型手拖式玉米播种机播种,调整好株距
2.5及时封闭杂草
播种后3天内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200-250ml兑水50kg土壤喷雾。
2.6高温闷棚齐苗
播种后及时闷棚压实棚边,密闭棚门,既可防鸟又可达到高温闷棚杀虫、齐苗效果,约6-7天出苗,8-9天齐苗。
2.7前期田间管理
及时开棚放风。齐苗后及时开棚门放风,确保两头通风换气不烧苗,门口用防虫网或防鸟网封闭。苗期要定期查看地下害虫危害,如有可用氯氰菊酯防控,注意鸟害,压实棚边。5月中旬及时卸掉农膜,此时气温较高防止烧苗,换防虫网,同时防鸟、虫等危害。
中耕除草,施肥拥土。待到8叶时及时中耕除草,亩施尿素
2.8加强中后期管理
施好拔节孕穗肥防治好玉米螟,注重孕穗期的水分管理,吐丝后20天左右及时采收。
2.9玉米秸秆全量田配施生物有机肥
鲜食玉米采收结束后,及时用旋耕机在田粉碎,和土壤混合。结合反复粉碎玉米秸秆施生物有机肥1000kg/ h㎡。